第七期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编制培训班在常州举行
发布时间:2017-05-22 15:29:01 / 浏览次数:

        5月15-16日,第七期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编制培训班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来自全国24个地区89家单位的省专委会委员、全国试点高职代表、非试点高职代表、中职代表共370位参加了培训,20余名参加诊改学术研讨活动的专家学者也观摩了全部培训过程。
        5月15日,教育部职成司高职发展处副处长任占营做开班动员。他提出,诊改工作要紧密围绕三个维度来进行,一是怎么看诊改。他从推进职业教育领域“管办评”分离、推动职业院校履行主体责任和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阐述了制度建设的时代背景,从完善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升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树立现代质量文化等维度梳理了制度建设的任务要求。二是如何判断编制方案走没走样。建立“常态化的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目标,可以围绕“建立”“常态化”“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这六个关键控制点对校本方案方向正确性和内容科学性做出基本判断。三是怎么看成效。他提出,可以从六个方面判断诊改成效:是否从过去主要关注结果质量评价向关注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转变;是否从以前相对分隔的质量管控措施向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转变;是否从依赖外部问责机制产生发展动力向自我问责激发内生动力转变;是否从以前强化标准化到促进多样性转变;是否从院校身份表征质量向专业建设水平表征质量转变;是否从依赖政府制定质量标准到学校自主制定更高质量标准转变。
        全国诊改专委会主任委员杨应崧作“理念先行 整体设计 问题导向 精准发力——提高自身能力,更好发挥指导推动作用”的专题报告。针对如何推进诊改工作,他提出几点思考:一是理念先行,树立先进质量理念,把握基本工作方针;二是整体设计,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把握体系基本组成要素,做好建设运行方案;三是问题导向,要识破理念意识问题,发现差距短板,找到个性瓶颈;四是精准发力,发挥试点院校示范作用,做好试点工作总体部署。
        下午,黄河水利职院、包头职院、重庆电子工程职院等三所全国诊改试点院校上台展示了全国诊改专委会现场调研后修改的学校诊改方案和工作进程,交流了各校在诊改工作中的问题及思考。
        全国诊改专委会主任杨应崧,全国诊改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崔岩,全国诊改专委会委员何锡涛、樊至光,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戴勇结合三所院校的诊改方案,与汇报人和参培学员进行了交流互动,指出了各院校在方案编制过程的共性问题和修改意见。
        5月16日上午,数据平台专题培训由樊至光主持。何锡涛作“适应诊改需求 优化数据管理系统”的专题报告。他强调,信息化设计是全校的任务,管理者应转变理念。针对如何使标准从单一向体系转变,何锡涛提出了专业建议。接着,樊至光作“‘诊改’数据平台规划与设计思考”的专题报告。随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服务中心主任吴乃忠同与会人员进行该校“服务诊改 推进智能化校园建设实践与探索”的案例分享。
        下午,培训由全国诊改专委会秘书长、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袁洪志主持。淄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姜义林、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戴勇,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袁洪志分别结合各校诊改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做诊改工作的案例分享与交流。
        最后,杨应崧进行总结。他说,此次培训进一步加深了对诊改工作的认识,明确了方案编制的基本理念。通过大会方案交流,为参会院校进一步修改、完善方案提供了帮助。通过经验交流,扩大了“明白人”队伍,撒下了“专门家”种子。杨教授用八个“必须”结束了两天的培训。他强调,必须“一把手”挂帅;必须理念先行;必须落实主体;必须盯住过程;必须重视平台建设;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必须让师生员工有更多获得感;必须肩负起传递、辐射责任,扩大培训受益面、实现培训的提效增值。(来源:全国诊改专委会秘书处)